
顆粒不均影響測試重復性:剪刀剪碎僅能獲得毫米級塊狀樣品,普通研磨依賴人工力度,顆粒度多在 200-1000μm 波動,用于 XRD 測試時,峰強度 RSD 超 12%;紅外光譜分析中,顆粒不均導致光散射差異,特征峰(如 PE 的 2910cm?1)吸光度偏差 ±8%。
熱損傷破壞材料本征性能:高分子材料導熱性差,傳統高速粉碎(轉速≥5000rpm)的摩擦熱使研磨腔溫度升至 70-90℃,導致 PET、PA 等材料軟化黏結,甚至發生熱氧降解(紅外光譜中出現 1710cm?1 的羰基降解峰),測試數據無法反映材料真實性能。
效率低適配難:單樣品制樣需人工反復研磨、過篩(如 100 目篩),批量 20 個樣品需耗時 5 小時以上,難以滿足材料研發 “高頻次、多批次" 的測試需求(如配方優化時每日需測試 30 + 樣品)。
控溫防降解:配備水冷 / 風冷系統,研磨腔溫度可控制在 30-50℃(熱塑性材料安全區間),PET、PA 制樣后紅外特征峰無偏移,熱損傷率降至 0.5% 以下;
顆粒度精準可控:支持轉速(500-3000rpm)與研磨時間(1-10 分鐘)可調,搭配不同材質研磨頭(碳化鎢用于硬質 PVC,瑪瑙用于軟質 PE),可獲得 100-500μm 均勻顆粒,RSD≤5%,滿足不同測試需求(紅外需 200μm 以下,XRD 需 100-300μm);
高效批量處理:集成多通道樣品倉(一次處理 6-12 個樣品),單樣品制樣時間縮短至 3-5 分鐘,批量 20 個樣品耗時降至 1.5 小時,效率提升 300%;
密閉防污染:全密閉研磨腔(材質符合 ISO 10993 生物相容性)避免樣品交叉污染(如不同配方 PVC 間無成分遷移),且適配微量樣品(最小處理量 50mg),滿足稀缺材料(如新型改性 PA)制樣需求。
樣品與設備:PE(密度 0.92g/cm3)、PET(熔點 250℃)、PVC(硬度 Shore D 80);研磨儀(行星式,水冷控溫,轉速 500-3000rpm)、傳統高速粉碎機(無控溫,轉速 6000rpm);
制樣參數:PE(轉速 1500rpm,5 分鐘,瑪瑙研磨頭)、PET(轉速 1000rpm,8 分鐘,水冷控溫 40℃,碳化鎢研磨頭)、PVC(轉速 2000rpm,4 分鐘,碳化鎢研磨頭);
評價指標:顆粒度 RSD(激光粒度儀測定)、紅外特征峰偏移(FTIR)、XRD 峰強度 RSD、制樣時間。
研磨儀制樣顆粒均勻度顯著優于傳統方法,XRD 峰強度 RSD 降低 70% 以上,確保測試數據重復性;
控溫設計有效避免 PET 等熱敏材料降解,紅外特征峰無偏移,測試結果能反映材料本征性能;
制樣效率提升 3-5 倍,適配批量研發測試需求。
紅外光譜分析:研磨儀制備 200μm 以下 PE 顆粒,與 KBr 混合壓片后,特征峰(2910cm?1、2850cm?1)吸光度偏差 ±2%,優于傳統制樣的 ±8%;
XRD 結晶度測試:PET 經研磨儀制樣(300μm 顆粒),結晶度計算 RSD 從 15% 降至 4%,準確反映不同成型工藝對 PET 結晶度的影響;
拉伸樣條制備前原料預處理:PVC 顆粒經研磨儀粉碎(100-200μm)后熔融注塑,樣條拉伸強度測試 RSD 從 10% 降至 3%,確保配方優化數據可靠。
研磨頭適配:軟質材料(PE、PP)選瑪瑙研磨頭(避免金屬污染),硬質材料(PVC、PA66)選碳化鎢研磨頭(提升粉碎效率);
參數調整:熱敏材料(PET、PC)需降低轉速(1000-1500rpm)并開啟控溫,避免溫度超 50℃;
清潔與防污染:每批次制樣后用無水乙醇擦拭研磨腔,不同材質樣品間需用超純水清洗 3 次,避免成分遷移。
掃碼關注
管理登陸 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 sitemap.xml